曾经那些“零首付”买房,“负首付”买房的操作,玩崩了,上面开始出手了。网传最近上面开始在广深多地调查银行“高评高贷”的业务,也内部人员透露,海珠区某大行支行,因大量操作高评高贷,副行长已经去喝茶了。据传,某贷款中介 “卷款 2 亿” 的老板跑路后,又自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高评高贷,具体来讲,就是故意高估房子身价,让银行多放贷款的违规操作。在最疯狂的那几年,它不仅能让购房者“零首付”上车,还能额外套出一笔装修款。市面上所谓的“10成经营贷”,本质都是高评高贷。举个例子:
买家0首付,倒拿10万“装修款”。
当然这里面还要给中介,卖家,银行内部人员一些好处费。更夸张的是,这几年出现了一种黑产,他们发现银行这个漏洞,利用这个漏洞大干一场,骗取了银行很多贷款。养“白户”:中介专门找征信干净的“职业背债人”,伪造流水、补社保,包装成优质客户。
批量骗贷:利用高评高贷+内鬼,以买房、装修、抵押等名义,一次性从银行套出大额贷款。
断供跑路:前1-2年象征性还款,随后直接逾期。背债人成了老赖,但早已拿到手40%的贷款现金,中介则吞掉60%。
这种案例可不少,最近浙江绍兴检察院就有通报,2020年的时候,天津一对夫妻缺资金周转,经熟人牵线找到中介。中介垫资190万买了一套二手房,再以夫妻名义买下二手房,把评估价抬到350万,从银行贷出310万,一套房净套120万现金,现在也涉嫌欺诈被调查。绍兴市检察院还披露:一个“职业背债人”团伙先后套出银行贷款 2 亿元,扣除购房款和已还本息后,净骗 8000 余万元。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案件,比如上海市有4个人的团队,就骗了银行1110万元。还有,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检察院披露一起9人团体作案的贷款诈骗案子。一句话总结,银行的钱被职业中介骗走了,留下烂账和终身老赖,而操盘的中介早已套现离场。这场巡查风波,先是在广州开始的,说明广州这个规模已经很大了,才会引起上面的人关注。为什么广州会成为重灾区,2024-2025年,广州部分区域房价下跌30%,评估价与实际成交价差距拉大。 2024年全年,广州二手房价格下跌了17.81%,价格回到了16年。银行对房子的评估进度没有跟上房价下跌的速度,很多银行评估价格没有及时更新,或者说银行内鬼利用这个更新的时间差,再跟职业收房人里应外合,做大“超贷”空间。其实,以前“高频高贷”一直都有人在做,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这个风险被楼市上涨的红利覆盖掉了。因为客户做了高评高贷之后,哪怕断供了,银行也可以通过拍卖房子,而上涨之后的房价可能还能覆盖贷款。但是现在,楼市降温,有些地方房子下跌超过了40%。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假设当年500万的房子,被高估到了600万,贷了510万出来,现在下跌了40%,也就是只剩下300万。银行拍卖完,银行还得亏210万。这种时候,还有一群职业黑产在暗中操盘,埋下的就不再是一颗雷,而是一串连环雷,一旦引爆,银行不良率将被迅速推高,市场信心随之动摇,恐慌情绪也会在社会面上蔓延。今年一季度的时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了一个点,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上升。而且,现在银行还有很多“准不良贷款”都被冷处理。也就是说,不良贷款率可能比真实的数据还要大。现在还出现了净息差低于不良贷款率的情况,这意味着银行信贷资产产生的利息收益已无法覆盖坏账损失。
所以,对于那些想从银行捞钱的一些系列行为都会严查。我银行的朋友就说最近这些贷款都管的很严,甚至还在倒查,他自己手头上的一笔贷款就被下了问题说,经营情况不实,搞到头都大。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现在遇到那种教你薅银行贷款羊毛的助贷机构千万不要相信,还有市面上各种断供保房的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要警惕起来。
总之,任何教你钻空子的“捷径”,都可能变成未来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