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苑美丽 编辑:姜雯馨
来源: 北方网
发布时间:2025-04-28 17:08:00
天津北方网讯:4月27日,河北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案件审理及优化金融法治营商环境情况。
2020年11月,河北区法院挂牌成立天津首家数智金融审判巡回法庭(以下简称“金融法庭”)。为及时把握金融审判动态,研判金融纠纷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发挥金融审判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引导和价值引领作用,金融法庭梳理分析四年来的金融审判工作情况,并编写金融审判白皮书。
2020年至2024年,金融法庭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22369件,审结22369件。四年来,金融法庭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4773件,占案件总数的21.3%;小额借款纠纷7092件,占案件总数的31.7%;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7446件,占案件总数的32.2%;信用卡纠纷631件,占案件总数的2.8%。
同时,金融案件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案件类型,如借款人死亡,进而起诉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8件;在最高额授信合同业务下开立国内信用证引发的信用证纠纷2件;因商品房烂尾被告要求解除商品房预售合同,反诉银行解除贷款合同的纠纷案件1件;信用卡盗刷纠纷5件等。
金融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据悉,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许多企业和个人营收下降、偿债能力不足。虽然金融机构积极采取展期续贷、分期还款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和减少逾期违约,但仍有一些贷款无法依约清偿,故将纠纷诉至法院;另一方面,受金融科技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扩张、鼓励发放信用贷款金融政策的影响,无担保类金融产品投放量激增,进而导致此类贷款坏账率相对较高,案件数逐年增加。
案件审理中还发现,金融案件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审理难度加大,逾期不良债权追偿情况多。近年来,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呈上升态势,我国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资产质量存在边际恶化倾向,贷款迁徙率明显上行。据统计,金融法庭成立四年来,共审理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7446件,占案件总数的32.8%。
此外,被告失联情况常见。互联网借款门槛低、申请简便、还款灵活,从申请到风控审批再到最后的签约放款都是以线上的形式完成的贷款业务,日均完成贷款量大,用户多,但由于金融产品上线前对贷后管理和用户偿债能力评估不足,签订的电子合同法律风险事前规范不到位,催收方式不当,导致诉至法院案件呈现被告住所地跨度大、电话失联情况多、缺席审判呈常态的特点。2020年至2024年,缺席审理案件16000余数,约占总审结案件数的70%。
金融法庭开展特色巡回审判,实行司法规则前置,创建“3+N”包联机制,及时发布司法建议,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共治。四年来,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纠纷1327件,在确保高效的同时,提升解纷专业度和权威性。同时,打造专业审判团队,选派金融审判业务骨干常驻法庭开展工作,起草金融案件诉前调解流程图,制定调解工作办法。以专业审判推动金融纠纷实质化解,金融案件一审息诉服判率99.6%。
目前,金融法庭所在的河北区科技金融大厦已陆续进驻了度小满、新湾资产、北京中银律所、中关村科金中心等一批金融服务机构,有效带动了电子签章、区块链、法律服务、金融资产交易等产业的加速聚集。通过金融案件审理、调解等司法手段,提升涉案当事人和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倡导绿色、科学的金融消费模式,以更加良好的人文环境、法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