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周三
金融要案
位置:
国联股份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作者:何昕怡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3-12-29 17:00:24

洪艳蓉
法学教授
北京大学法院院

12月26日晚间,国联股份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此外,因多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及董事长刘泉、总经理钱晓钧、财务总监田涛同日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突遭立案调查


  国联股份主营B2B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为相关行业提供网上商品交易、产业信息服务和产业科技服务,于2019年7月30日在沪市主板上市。


  对于被证监会立案一事,国联股份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同日,国联股份还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根据公司披露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国联股份于2023年4月28日、5月16日两次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将部分交易调整为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对2020年年报、2021年年报、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更正,导致多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鉴于上述行为,北京证监局认定国联股份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四条的相关规定,公司董事长刘泉、总经理钱晓钧、财务总监田涛负有主要责任。因而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此前屡次“犯错”


  实际上,国联股份因定期报告财务信息及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等问题,此前已被监管部门给予纪律处分。


  回溯来看,今年8月上旬,上交所对国联股份下发纪律处分决定书。决定书显示,国联股份及公司董事长刘泉、总经理钱晓钧、董秘及副总经理潘勇、时任财务总监田涛存在多期定期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等违规行为,进而被上交所公开谴责或通报批评。同时,公司独董李玉华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具体来看,今年4月27日,公司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更正公告称,公司将部分自营交易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收入。会计差错更正后,调减2022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0.84亿元,占更正后营业收入的72.06%;调减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119.32亿元,占更正后营业收入的74.75%;调减2022年三季度营业收入210.42亿元,占更正后营业收入的83.35%。


  当日,上交所向其发出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核实并披露前期会计处理是否构成重大会计差错。


  5月16日,国联股份回复称,由于难以完整取得或拥有除客户签收单以外的其他与相关交易商品控制权的直接依据,公司将总额法改为净额法确认营业收入,对2020年、2021年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会计差错更正后,调减2021年营业收入97.39亿元,占更正后营业收入的35.43%;调减2020年营业收入23.40亿元,占更正后营业收入的15.79%。


  与此同时,在此前披露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中,公司业绩预告不准确,且未及时更正。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禁止任何商业用途,旨在克服金融法学研究力量分散化、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体系零星化的问题,以便学习者集中学习及研究者有效交流,我们对于每一篇文章的专业性、学术性、深入度进行了审慎考量,感谢原作者及原刊物对于金融法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如本文在本网站展示有所不妥,请联系小编予以及时删除或协商授权(联系邮箱:540871895@qq.com)。本网站仅用于学习、研究、交流,不进行任何商业合作,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0人赞 +1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周三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