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周四
早睡早起,贵在有恒!
金融监管
位置:
央行推出三大类10项一揽子货币政策 降息降准和结构性工具齐发

作者:文|财新 丁锋

来源:文|财新 丁锋

发布时间:2025-05-07 16:11:50

洪艳蓉
法学教授
北京大学法院院
  • 【财新网】中美关税博弈中,一揽子金融政策揭开面纱。其中,央行推出三大类共10项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披露了这些政策。

  潘功胜介绍,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这三类举措共有10项具体政策:

  数量型政策方面有两项,第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第二,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两项政策自2025年5月15日起执行。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当前市场流动性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的,为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银行短期流动性投放每天开展操作,且操作规模较大。此次降准可以调整市场流动性结构,相应适当减少短期流动性工具的滚动续作,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同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负债稳定性,弱化银行高息揽存动力,压缩非银机构资金空转套利空间。

  价格型政策工具包括三项:第三,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第四,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都从目前的1.75%降至1.5%,这些工具利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资金的利率。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抵押补充贷款是由中央银行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的一个工具。

  第五,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

  “降息充分体现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权威分析人士指出,本次降息不仅政策利率下降,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也一同降低;预计政策利率下降将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同时通过利率传导,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基本面。

  对于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业内专家认为,这能够有效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充分体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优惠力度,激发居民住房消费积极性,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支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据财新了解,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范围既包括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此次利率下调后,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新的利率,此前已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这可直接减轻借款人利息负担,等同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以一笔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月供将由4136元降至4003元,减少约133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结构性政策工具包括五项:第六,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第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第八,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第九,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个工具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

  第十,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持续做好货币政策的调控,并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2025年以来的经济情况,潘功胜介绍,今年以来各项宏观金融数据都比较不错,货币信贷呈现出“数量增加、价格下降、结构优化”的运行特征。一季度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贷款同比增长7.4%,如果把地方专项债置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影响进行还原,贷款同比增速将超过8%,广义货币供应量(M2)保持在7%左右平稳增长,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同时,社会融资成本保持低位,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贷款增速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金融市场看,一季度表现良好。股市运行总体平稳,交易较为活跃,上证指数保持在3300点左右。债券市场在经济信心提升的带动下自我校正。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去年末小幅升值1%左右,跨境资本流动相对均衡。

  潘功胜指出,4月以来,尽管面临比较大的外部冲击,国内金融体系仍然保持稳健,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上证指数在4月7日下跌后迅速反弹并企稳,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1.65%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略有贬值后目前回升到7.2元左右。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禁止任何商业用途,旨在克服金融法学研究力量分散化、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体系零星化的问题,以便学习者集中学习及研究者有效交流,我们对于每一篇文章的专业性、学术性、深入度进行了审慎考量,感谢原作者及原刊物对于金融法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如本文在本网站展示有所不妥,请联系小编予以及时删除或协商授权(联系邮箱:540871895@qq.com)。本网站仅用于学习、研究、交流,不进行任何商业合作,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0人赞 +1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周四
导航